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黄州实践

  常见问题     |      2025-08-04 23:39

  “以前,孩子回家就敦促她赶紧做作业。现在,我会主动和她聊聊当天学校发生的事。”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像这样的变化正发生在不少的家庭中。

  近年来,黄州区教育局、黄州区妇联携手黄州区心港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交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黄州实践”的答案:培养出500名持证指导师,开展2000余场公益活动,服务覆盖全区34640户家庭。

  “没有专业人才,协同育人就是空谈。”心港服务中心负责人蒋与丽一语道破了家校协调育人的关键。

  为此,黄州区教育局携手心港服务中心启动“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计划”,联合高校专家研发240课时标准化课程,涵盖青少年心理、沟通技巧等8大模块。

  从2023年7月起,心港服务中心每年为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培训家庭指导老师。通过经过系统培训,让老师们掌握家庭教育前沿理论、沟通技巧、个案辅导及活动组织等核心能力。

  每期培训教师100多名,参训教师需通过理论考核、情景模拟、个案处理三重考验后,取得家庭教育指导师岗。

  近年来,心港服务中心举办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累计培养约500名持证指导师,实现了黄州区本土化、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力量的“突破”,为家校深度协作埋下了关键“火种”。

  这支队伍的作用很快显现:黄州区实验小学20位家庭教育指导师运用所学,为200多个家庭定制“亲子沟通卡”;虹桥社区指导师团队开发的“成长烦恼盒子”,收集并解决孩子匿名投递的300多条心理困惑。

  目前,黄州区已实现“校校有指导师、社区有专家团”,专业服务网络全面成型。

  这是该中心与黄州区妇联联合开展“四进”服务、打通家庭教育“最后一公里”实践效果。

  所谓“四进”,即推动家庭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乡村。在校园开展“订单式”讲座,全区中小学家庭教育公益讲座100%覆盖;在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服务站,率先在四海社区、虹桥社区、建新社区、三清社区建立社区家长学校。在四海社区开设的“周末亲子实验室”场场爆满,科学小实验让家庭教育“活起来”。

  “小小苏东坡”活动将黄冈文化基因注入家庭教育。每次活动,孩子们身着宋服体验活字印刷,家长共同参与诗词擂台。

  针对乡村教育特点及留守儿童等群体需求,该中心提供定制化指导与关爱项目,弥补家庭教育薄弱环节,确保家庭教育服务无盲区、全覆盖。

  该中心举办的“黄州区家庭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各社区家长学校集中展示年度服务成效与精品活动案例,成为一场可观可感的家庭教育“社区博览会”。

  法治教育双师课堂是该中心校家社“三方联动”机制的成功实践。即检察官定期进校园、进社区开展法治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则提供配套的家庭支持策略,形成法治保障long8官方网站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通过检察官讲法律案例,指导师同步解析家庭教育要点,实现“1+12”的育人效果。如今,法治教育双师课堂已开展32场。

  该中心联合黄州区妇联推出“唤醒父职教育力”专项活动,针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参与不足的问题,策划系列特色活动,吸引大量父亲积极参与,弥补父职教育短板。

  在“父职唤醒计划”中,通过“爸爸加油站”“父子足球联赛”等活动,让2000余名父亲从“隐形人”变身为“教育合伙人”。数据显示,参与家庭的孩子情绪问题下降47%,学习成绩平均提升12%。

  一路探索,一路成长。近年来,从家长学校的欢声笑语到调解室的和解拥抱,从乡村广播里的睡前故事,到法庭上的家庭教育令,家校社协同育人“黄州实践”生动诠释了协同育人的无限可能,让教育合力“看得见摸得着”。

  2025年,该中心在6个社区试点家庭教育指导师“坐班制”,家长可像挂专家号一样预约咨询;聚焦学校建设(家长学校)专项培训,推动家校合作机制规范化、制度化运作,提升学校主导下的协同育人效能。(李维、王爱国)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黄州实践(图1)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