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7月25日,鲁东大学“心源计划”实践团深入烟台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了为期11天的“从心而来、为源守护”心理健康专项志愿服务。团队充分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通过科学评估与创新干预,致力于为困境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支持网络,助力其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基于对孩子们心理成长核心需求的聚焦,实践团精心设计并实施了以“心理韧性”和“成长型思维”为核心的系列团体辅导活动,并带领孩子们演绎了精心编排的心理剧《摘下面具,拥抱自我》,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依托房树人测验(HTP)、主题统觉测验(TAT)等专业心理评估,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孩子们的需求,精准定位提升其核心心理品质的目标,据此策划了“心理韧性”与“成长型思维”系列团体辅导活动。在“心理韧性”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动作大拷贝”挑战和“超级能量场”等环节,在安全支持的环境中学习应对压力与挫折,体验“我能行”的力量感,逐步增强抗逆力。“成长型思维”活动则借助“神奇的脑科学”“潜力无限大”等生动内容,引导孩子们理解大脑可塑性与能力发展的真谛,鼓励他们以“我还在学”的积极心态拥抱挑战,打破“我不行”的思维定式。作为融合两大主题的情感凝聚点,实践团特别策划并带领孩子们演出了心理剧《摘下面具,拥抱自我》。该剧讲述了福利院孩子“小光”因长期戴着“懂事”面具迎合他人而内心压抑,在窒息梦境中惊醒后,最终在接纳与鼓励下勇敢做回真实自我的故事。剧中“原来,做真实的自己,也可以被喜欢!”的呐喊,生动诠释了“心理韧性”(勇于面对困境)与“成长型思维”(相信改变可能)的内涵,引发了强烈共鸣,成为一场触动心灵的集体疗愈体验,传递了接纳自我的力量。
志愿服务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更蕴含在朝夕相处的点滴细节里。实践团成员们以耐心和爱心陪伴孩子们参与活动。活动中,一个孩子时常拉着志愿者的手,眼中闪烁着期盼问:“姐姐,你明天还来吗?”这句简单却充满依赖与信任的话语,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心,也是成员们倾情投入的动力源泉。孩子们从最初的拘谨试探,到主动分享小秘密、展示才艺,脸上绽放的笑容和眼中渐亮的光芒,是“心源计划”最珍贵温暖的成果。
“心源计划”的深远回响,在于它生动诠释了关爱困境儿童的真谛超越物质层面,抵达心灵深处。孩子们在心理剧中找到共鸣、在团辅中重拾自信、在团队成员们怀抱中感受安心,乃至那句朴素的“姐姐,你明天还来吗?”的依恋之问,都是项目价值最真实的注脚。这印证了团队始终秉持的理念:最有力的支持,源于“心灵的看见”、专业的引导与无条件的接纳。
团队正是怀着“为学须有本原”的初心,矢志不渝地投身于困境儿童心理健康事业,以“致远不忘笃行”的信念为指引。每一次看见孩子们眼中渐亮的光芒、脸上绽放的笑容,都是“用专业守护童心,用爱点亮希望”公益价值的深刻体现。这份价值已深深烙印在参与者心中,也激励着团队继续秉承初心,脚踏实地,知行合一。
“心源计划”的实践路径,深度契合国家《“十四五”国民心理健康规划》关于重点关注特殊儿童群体、提升其心理韧性龙8国际唯一官网的要求。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志愿服务,更是对“高校专业力量如何有效助力基层儿童心理服务”的有益探索。项目以提升“心理韧性”和“成长型思维”为重点方向,结合创新性的表达艺术治疗(如心理剧),为构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长效支持机制提供了可借鉴的“鲁东经验”。
医企携手共筑青少年“心灵绿洲” ——招远市心理康复医院创新开展暑期心理健康公益行动
烟台黄渤海新区奋力提升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打造新区高质量发展医疗体系
合作共“营”·食安烟台——烟台市疾控中心多维融合打造食品营养健康服务新范式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体重管理门诊建设指南》团体标准编写会议在栖霞市成功召开
25-07-30 10:23 胶东在线急救大练兵大比武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