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护航成长——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全力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纪实

  行业动态     |      2025-07-25 06:47

  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落实落细学校《关于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若干措施》,在2025年春季学期,重点围绕课程建设、心理排查、感知机制完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专业化建设等方面,扎实推进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举措,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用温暖与专业为学生撑起一片心灵的晴空。

  春季学期以来,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开设“情商提升体验性团体辅导”“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等选修课,互动体验式的授课方式吸引了众多学生争相抢课。“课上的角色扮演活动让我对理解别人的情绪和好好沟通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情商提升体验性团体辅导课上,文法学院的任美涵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绘画表达、团队协作、组内分享……学生指导服务中心持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此外,学生指导服务中心不断完善研究生选修课“情绪与压力管理”,进一步丰富课程体系,录制线上微课,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4场,让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每一位学生。

  学生指导服务中心还持续深化“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校园心理文化活动,通过营造健康阳光的校园氛围,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群体中实现100%全覆盖。心理情景剧大赛、趣味心运会、种植体验、心理健康宣传展、嘉年华、知识竞赛……结合“325”“525”,学生指导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和心理健康节,携手各学院依托心理文化活动立项,举办校院两级特色心理文化活动50余场。充分利用官方微信、校院官网以及海报、展架、宣传品等多种宣传途径,打造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矩阵,让心理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在师生群体中普遍达成心理健康共识。

从“心”开始护航成长——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全力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纪实(图1)

  心理健康排查是预防心理危机的重要手段。春季学期以来,学生指导服务中心两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组织两次全体学生心理问题排查和两次专项心理测评,主动前置关口,全面准确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用心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3月至5月,中心先后两次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各学院认真落实排查工作,“在排查中,通过与学生的谈心谈话,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软件学院辅导员刘璇表示,“心理排查工作不仅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更让我们知道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关心和支持。”通过整理分析排查数据,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形成了春季学期学生心理问题排查报告,及时向各学院反馈排查问题,开展工作指导。

  科学施测,精准筛查。4月至6月,中心先后面向2025届毕业生和全校学生开展了专项心理测评,动态更新学生心理档案,针对测评中提示需关注的学生,及时反馈各学院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排查与心理帮扶。

  通过排查与测评,持续跟踪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校园两级及时修订完善“一生一策”,开展有针对性帮扶,努力坚守安全底线,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及时准确感知学生心理状态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而构建学生心理感知协同机制是必经之路。春季学期以来,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在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基础上,落实专职心理咨询师联系学院制度,专职老师对接学院提供业务指导与危机预防干预支持,畅通校—院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工作。冶金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兼)赵丽娜long8官方网站表示,“专职心理咨询师下沉至学院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学院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也让我们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更有信心。”

  与此同时,学生指导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网格化”管理,定期召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会、二级学院副书记工作会,强化职能部门与学院工作联络。注重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开展第二届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围绕“如何开好心理班会”主题开展心理委员工作培训,落实“心理晴雨表”及“心理晴雨表报告单”填报,加强工作细节管理,积极发挥心理委员等在学生状态感知中的前哨作用。

  在校院协同工作基础上,学生指导服务中心积极促进“家校医社”协同。面向家长、研究生导师分别发布了心理科普系列推文《多维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家长和研究生导师心理感知敏感度;加强与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等驻沈权威医疗机构合作,畅通危机转介干预“绿色通道”,同时拓宽心理服务资源,协助辽宁省卫生健康委、辽宁省精神疾病控制中心举办辽宁省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面向学生开展“如何提高心理韧性”“如何面对突发危机事件”等讲座。

  AI时代,探索数字赋能精准识别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学生指导服务中心与行业头部机构达成了战略合作,通过升级心理健康服务智能设备与系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智能化水平,探索构建学生数字心理画像,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心理感知与危机预防干预。

从“心”开始护航成长——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全力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纪实(图2)

  “求助是强者的行为”,在每一篇推文上、展板海报上、宣传品上、文化墙上……随处可见的标语是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多年来持续传递的主动求助理念。面对学生持续增长的心理咨询服务需求,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坚持多元心理咨询服务不断线,持续提升咨询服务质量。

  个体咨询全时段守护,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做好校内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排班、服务和有关事项处理,确保全天候可以面向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设的心灵树洞,24小时倾听学生内心困惑;“云起”朋辈心理辅导员晚间值守开展朋辈心理互助项目,及时帮助学生缓解情绪,面对复杂情况及时转介给咨询师,全时段保障学生心理健康需求。

  团体辅导丰富多彩不断线,学生指导服务中心持续开展健心团体工作坊系列团体辅导,围绕压力、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丰富的主题,分别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推出团体心理辅导和团体沙盘近50场,提升咨询服务效率的同时满足我校学生个性化咨询服务需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武琳表示:“我们不断加强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全方位、立体式的心理支持系统,希望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能够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

从“心”开始护航成长——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全力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纪实(图3)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决定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春季学期以来,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印发了《东北大学兼职心理咨询师管理办法》,面向校内专任教师、德育教师、管理干部和校外兄弟高校专家、驻沈医疗机构专家等招募兼职/实习心理咨询师、兼职心理授课教师,不断充实和加强专兼职队伍建设,形成了以8名专职教师为主、近90名兼职教师为辅的校内外专兼职咨询队伍。

  学生指导服务中心注重加强专兼职队伍建设,整合各类资源,面向咨询师队伍及全校一线辅导员开展“每周咨询案例督导”“每月学生心理状况案例会诊”,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乔志宏等专家开展“心理健康实务培训”等多样化心理专业能力提升项目,为专兼职人员和一线队伍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提升队伍心理专业素养和职业胜任力。“通过专家的培训,不仅学到了更多专业知识,还提升了自己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王守智表示,“这让我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也让我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

  5月9日,学校承办了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2025年辽宁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6月13—14日,承办了2025年辽宁省高校心理咨询师督导培训(第一期),通过增强校际交流互动,探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新举措、新方法,推动了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上新高度。

从“心”开始护航成长——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全力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纪实(图4)

  面向未来,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将用心用情陪伴每一位学生,以普及教育为基础,以活动宣传为载体,以精准排查为保障,以协同育人为支撑,以专业化建设为引领,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育人体系,持续优化心理服务模式,为守护学生身心健康构筑坚实的心理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