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施行五周年。五年来,四川省以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为目标,走出了一条以法治精神为指引、以多元共治为纽带,以智慧科技为支撑、以人文关怀为内核的实施路径,社区矫正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监督管理更加规范、教育帮扶更加高效、基础保障更加有力,给出了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四川“解法”。
五年来,四川省先后两次开展社区矫正执法“大比武”。图为该省第二届社区矫正执法“大比武”活动现场
2021年5月,四川省社区矫正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省社区矫正委员会正式成立!
2022年5月,四川省社区矫正管理局正式挂牌,到当年年底,四川省已实现省、市、县三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和社区矫正机构的全覆盖,构建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四川坚持以法治思维破解工作难题,在社区矫正法的框架下,形成以《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为主线,《四川省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四川省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办法》《四川省社区矫正机构刑事执行权力清单》为基础,《社区矫正调查评估规范》《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规范》等5个地方标准为支撑,《四川省暂予监外执行实施办法》等多项制度协同配合的具有四川特色的“1+3+5+N”社区矫正工作制度体系。
四川司法行政系统整合系统资源,全省社区矫正机构与多个监狱、戒毒所共建警示教育基地;各监狱、戒毒所选派优秀民警9轮次,共计1100余人次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以其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充实社区矫正工作力量。
走进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智慧矫正中心,“三区十八室”让“规范化”“标准化”更加具象。中心设置综合管理、监督管理、教育帮扶三个主要功能区域,每个功能区域又细分为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心理辅导室、驻检室等18个不同功能属性的办公室,具备指挥调度、视频点名、工作督查、动态分析、预测预警等功能。如今,这样的智慧矫正中心,已覆盖全省55%的县级行政区。依托智慧矫正中心,全省搭建起集执法办案、分析研判、智能监管、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省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同时研发“矫务通”“协矫通”“在矫通”三个App,形成业务办理、协同合作、日常监管三大闭环。
“智慧矫正+”让教育帮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突破与延伸。通过对社区矫正对象学习教育、心理健康、就业状况、家庭和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动态分析,助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制定更加科学的矫正方案。打造“空中课堂”,推出定制化课程,涵盖普法教育、道德教育、技能培训等内容,实现随时随地“指尖学习”。全省各地还探索运用VR技术,打造互动式、沉浸式、自主式教育场景,监管教育的质效大幅提升。
五年来,四川省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智慧矫正+”迭代更新、持续优化。截至目前,已建成智慧矫正中心100个,构建起“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三大支撑体系、四个智慧化融合”的社区矫正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体系。
绵阳市安州区社区矫正中心内,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左)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开展VR沉浸式体验教育
近年来,四川积极推进“三新”教育(即道德教育铸新魂、法治教育立新行、感恩教育塑新我),不断强化社区矫正对象法律意识与悔罪意识,提升道德观念,培养感恩之心,为社区矫正对象校准新的人生坐标。
为了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更好融入社会,四川出台意见加强教育帮扶基地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和资源建成教育基地784个、公益龙8国际网站活动基地1529个、就业基地566个。四川还积极打造社区矫正教育帮扶“一县一品牌”。雅安市雨城区、荥经县深入挖掘茶文化根脉,打造“茶心正行”特色品牌,巧妙将茶道精髓融入社区矫正工作……
近年来,四川在社区矫正队伍建设上频频发力。2022年,四川结合社区矫正法相关要求,创新提出“三专”(即专职、专业、专责)队伍概念;2024年,出台《关于推动社区矫正“专职、专业、专责”队伍建设的意见》,对目标任务、业务保障和队伍管理等进行明确。截至目前,全省50%以上县(市、区)已达到社区矫正“三专”队伍建设目标,实现人员配置合理、业务素质精干、权责履行到位。
专业强能,四川持续优化社区矫正“三专”队伍结构,提高法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人才占比;先后组织业务“大培训”、实务“大讲堂”,以及第一届、第二届执法“大比武”、案件大评查、信息化比武等活动,构建起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提能体系,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和执法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专责增效,不断压实社区矫正机构主体责任,制定社区矫正机构刑事执行权力清单,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全省51个县(市、区)试点规范统一工作服装和标识,队伍形象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四川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寻找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四川“解法”的征程中也找到了新的工作方向。四川将深入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全面推进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以社区矫正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筑牢法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