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一品牌丨灵武市司法局东塔司法所:当好“四个角色”筑牢社区矫正稳定防线

  行业动态     |      2024-08-29 07:58

  一所一品牌丨灵武市司法局东塔司法所:当好“四个角色” 筑牢社区矫正稳定防线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新时代司法所职能作用,提升司法所服务水平和能力,全面推进我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宁夏法治对各地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中培育的品牌司法所进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不断探索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提升教育帮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预防和降低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发生,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灵武市司法局东塔司法所积极探索工作方法、当好“四个角色”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有力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坚持实行严把“三关”请销假制度。严把请假事由审核关,对符合法定请假事由的经调查核实后按照相关程序办理请假手续,对不符合法定请假事由的进行释法说理并予以疏导劝解,做到批假标准合法又合理。严把审批程序操作关,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和审批龙8国际网站权限,实行书面请假、当面谈话、证明齐全、及时销假的流程予以办理,确保请假依据充分、材料证明详实、法定程序规范。严把监管措施落实关,确定紧急联系人,重申外出规定,记录外出轨迹,核查遵规守纪情况,确保及时掌握外出活动情况。

  坚持实行“三谈话四必访”制度。扎实开展入矫家属帮教谈、个别教育本人谈、走访了解干部谈“三谈话”,深入开展重大节日必访、家庭变故必访、首次入矫必访、生活困难必访“四必访”,通过全方位的谈话和走访,全面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各方面情况,做到“知生活动态、知思想状况、知矫正重点”,确保监管教育帮扶有的放矢。

  根据犯罪类型,开展个别教育。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犯罪类型、犯罪原因、性格特点,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定期以谈心谈话方式强化个别教育,确保“对症下药”,加强疏通引导。针对未成年矫正对象采取因人施教措施,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开展“一对一”特殊教育和思想品德、传统文化、党史等特色教育,加强正面引导,切实提升矫正实效。

  根据矫正目的,开展“5+1”教育。依托“法治灵武”微信公众号,打造“每月说法”学习品牌,制作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菜单”,开展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劳动教育、国学教育、红色教育5方面的教育和“教育+心理矫治”的矫正模式,增强矫正教育深度、广度和靶向性,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2024年以来共开展法治教育7次、警示教育3次,国学教育1次,红色教育1次,劳动教育7次,心理讲座3次,心理辅导50人次。

  强化赏罚分明。定期通报月度考核和季度考核结果,对日常表现积极、遵守法律法规、悔罪态度良好、积极履行义务的社区矫正对象予以表扬或奖励,增强其接受改造、向上向善的信心。对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的,及时给予训诫、警告等处分,并要求其在集中学习大会上作出检讨,起到警龙8国际网站示警醒教育作用,力促由“要我服管”向“我要服管”转变。通过运用奖惩激励手段,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从他律走向自律,从知罪走向悔罪,从无知无畏走向心存敬畏。2024年以来共开展问题隐患排查5次、警司联动信息核查7次,讲授安全教育4次,给予表扬奖励4人。

  开展心理帮扶。积极探索“矫”行与“正”心相结合的方式,对入矫时间短、思想波动大、心理有疾病的社区矫正对象,协同第三方机构深入开展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加强心理疏导,减缓心理压力,提高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水平。目前,灵武市司法局东塔司法所共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次,帮扶矫正对象3人,帮扶金额3800元。

  灵武市司法局东塔司法所以教育帮扶引导社区矫正人员认罪服法,遵纪守法,服从管理,让社区矫正对象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切实做到由“要我服管”向“我要服管”转变,近三年来实现了零脱管、零漏管、无再犯罪和无撤销缓刑。